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羅馬的教堂建築面面觀

羅馬的教堂不"義"樣
羅馬是天主教世界的中心教廷之所在,教堂的密集度居全世界之冠,
大大小小的教堂加起來超過900座!
但羅馬的教堂跟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樣的地方,
教堂外沒有特別獨立設置的洗禮堂,這點跟中部義大利有些不同!
相反地,羅馬教堂用前廊(narthex)或中庭代替,
還有科斯馬式(cosmatesque)大理石鑲嵌地板也是特有的;
開建於16世紀完成於18世紀初的翡冷翠聖喬凡尼大殿,San Giovanni dei Fiorentin,
是眾多羅馬巴洛克式的教堂之一!
羅馬是文藝復興與巴洛克之都,16,17世紀時又經過都市幾次更新,
所以教堂最多是巴洛克式的,但是哥德式的教堂似乎在羅馬不受歡迎!
13世紀神廟遺址聖母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
是羅馬唯一的一間哥德式教堂,而且還是翡冷翠的道明會來蓋的;
神廟遺址聖母堂外表是早期巴洛克式,內部則是不折不扣的哥德式教堂!

山上聖三一堂Trinità dei Monti是晚期文藝復興的建築


耶穌會堂Chiesa del Gesù是羅馬最早的巴洛克教堂


依照耶穌會堂模版建造的羅馬聖依納爵堂Chiesa di Sant' Ignazio di Loyola


巴洛克的雙子星教堂,奇蹟聖母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i Miracoli(右)
和聖山聖母堂Santa Maria in Montesanto(左)

天主教四大聖殿在羅馬
在其他地方也許會有一兩座聖殿級的教堂,但那都只是次級聖殿(minor basilica),
羅馬不但這種次級聖殿的教堂一堆,還擁有特級聖殿(major basilica),
全世界只有四座特級聖殿全都集中在羅馬地區!
居首的是最早建於4世紀的拉特朗聖若望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


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


世界最大的聖母教堂,建於430年的聖母大殿,
Basilica Papale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最早建於4世紀的城外聖保祿大殿,Basilica Papale San Paolo fuori le Mura


羅馬的教堂幾乎都是蓋在羅馬的廢墟上
羅馬是帝國之都,永恆之城,有最多的古羅馬遺跡,
同時,羅馬也是天主教的中心,教廷之所在,擁有最多的基督教群眾;
無所不在的教堂讓羅馬的教堂很多是利用或者是拆解舊有的異教神廟蓋成的!
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就是寄生在萬神殿的建築中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天使與殉教者聖母大殿,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e dei Martiri,
是蓋在戴克里先浴場的建築上;


10世紀的聖方濟各堂,Basilica di Santa Francesca Romana
是改建自維納斯和羅馬神廟的前廊


6世紀的聖科斯馬達米亞諾教堂,Basilica Santi Cosma e Damiano
是來自羅慕路斯(Romolo)神廟


11世紀的米蘭達聖羅倫佐教堂San Lorenzo in Miranda
前身是安東尼與福斯提娜神廟


位在古羅馬廣場的聖路卡與瑪蒂娜教堂Chiesa dei Santi Luca e Martina


位在圖拉真市場的聖母聖名堂Chiesa SS Nome di María

古老的教堂往往隱身在角落
越古老的羅馬教堂位置越是低於地面
從基督教在羅馬發展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
隨著都市建築的不斷演進,最開始的教堂蓋在羅馬神廟上,
後來的教堂又層層疊疊蓋在原先的教堂上;
你如果看到一間教堂的地基是比地面還低,那這座教堂一定是很早期的教堂!
車水馬龍的民族大道旁,看不出聖維大理聖殿,
Parrocchia Santi Vitale e Compagni Martiri in Fovea是西元400年的!


雖然門面被重建過但聖普正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Pudenziana有五世紀的內部!


最有名的例子是拉特朗諾聖克雷孟教堂,Basilica di San Clemente al Laterano,
從最底下的朝拜密特拉的異神教小堂,再往上是4世紀的早期基督教教堂,
到最上方你所看到的11世紀教堂,同一地方有三層不同時期的教堂同時存在!

越古老的羅馬教堂也常常被埋沒在密密麻麻的民宅中,門面低調到看不出是間教堂!
以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聞名的聖伯多祿鎖鏈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incoli
藏身在中世紀的住宅區裡


8世紀的聖巴西德聖殿Basilica di Santa Prassede,
因為四周蓋滿住家被迫更改教堂的入口


而最早建於4世紀的四殉道堂Santi Quattro Coronati,
則在中世紀時加蓋了碉堡外牆來防禦盜匪!

城市的邊緣的河岸區或甚至越過台伯河(Trastevere)也藏著許多古老的教堂:

4世紀的越台伯河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Trastevere,
是羅馬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聖則濟利亞聖殿,Chiesa Rettoria di Santa Cecilia in Trastevere建於5世紀


聖基所恭聖殿,Basilica di San Crisogono也是建於5世紀的司鐸級堂區教堂

或是爬到比較偏遠的山丘上,也可以找到這些早期基督教的羅曼式教堂:
西元432年聖撒比納聖殿,Basilica di Santa Sabina all'Aventino
是世界道明會的母堂!


4世紀的聖波尼法爵及聖亞肋塞聖殿,Basilica S.S. Bonifacio e Alessio


大多數的羅馬教堂都有個巴洛克的正立面
羅馬是巴洛克之都,在17世紀時羅馬經歷過好幾次都市變革,
因此羅馬的教堂不管內部再怎麼古老,幾乎都有個巴洛克式的正立面!
位於台伯河島中央的聖巴爾多祿茂聖殿,Basilica di San Bartolomeo all'Isola,
雖然外表很巴洛克,可是內部仍保留10世紀時的模樣!
羅馬的巴洛克教堂可以讓我們見證到貝尼尼與波洛米尼,
這兩位天才相互較勁所激發出來的光芒!
波洛米尼的四泉聖嘉祿堂,Chiesa di San Carlino alle Quattro Fontane


貝尼尼的奎琳崗聖安德肋堂,Sant'Andrea al Quirinale


貝尼尼在勝利聖母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的Cornaro 禮拜堂,
充滿巴洛克感官表情的雕刻Ecstasy of St. Teresa

波洛米尼的聖阿妮斯蒙難堂,Sant'Agnese in Agone


波洛米尼的聖依華堂,Sant'Ivo alla Sapienza

有些巴洛克式教堂還因為擁有卡拉瓦喬的名畫而吸引大批群眾慕名前來參觀!
在人民聖母教堂Basilica Parrocchiale Santa Maria del Popolo
裡的卡拉奇Caraci禮拜堂有卡拉瓦喬畫的聖彼得殉難及聖保羅的皈依;

在聖王路易堂San Luigi dei Francesi裡的坎塔瑞里(Contarelli)禮拜堂
有卡拉瓦喬所畫的三幅聖馬太生平畫:聖馬太蒙召,天使與聖馬太及聖馬太的殉難!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從Santa Pudenziana到Santa Prassede教堂

Santa Pudenziana與Santa Prassede這兩座教堂分居特級聖殿聖母大殿東西側,
這三間馬賽克藝術聖殿彼此相距僅僅百來公尺;
我喜歡把這三座教堂結合在一起參觀,
這樣可以讓我可以更清楚羅馬教堂早期馬賽克藝術的來龍去脈!
不像梵蒂岡管轄的聖母大殿那樣朝聖客人來人往,
Santa Pudenziana與Santa Prassede這兩間教堂幾乎四周都被民宅埋沒,
外表不起眼,連入口都不容易找到,真正是遺世珍寶,hidden gems!
布田西亞與布西德(Pudenziana and Prassede)
都是聖經提摩太後書裡提到的布田Pudens的兩個女兒,
她們曾熱心為當時的殉道者收葬,
後來姊妹倆在很年輕的時後就雙雙遇害被封為聖女!
Santa Pudenziana的主祭壇畫,The Glory of St Pudentiana


聖布田西亞大殿,Basilica di Santa Pudenziana

布田一家在早期基督徒飽受迫害的環境中勇敢地接濟教會,
不僅接待過使徒保羅,更獻出自己的住家作為信徒聚會的場所,
到西元313年君士坦丁把教宗安置到拉特朗諾之前,
布田老家這裡一直是教宗在羅馬的住所,
最早在5世紀就已經存在的Santa Pudenziana教堂就是建築在布田家的基礎上,
你可以從現在的教堂位置是比路面還低一層樓的情形,就知道她有多古老!
從階梯走下教堂,前面有個小庭院,這在羅馬教堂是很常見的,
但是1870年時這間教堂曾經大改建過,從教堂立面外表已經不容易看出她的古老了!
教堂的羅曼式鐘樓是13世紀添加上去的
殘缺的科林斯式柱頭被拿來當成花臺
門上的這塊石雕橫楣是11世紀時候的,上面的人頭像由左而又分別是:
當時的教宗,聖布田西亞,神之羔羊,聖布西德還有父親聖布田;
教堂現在已經是菲律賓在羅馬的國家教堂,在
18世紀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總督宣布聖布田西亞是菲律賓的主保聖人沿用至今!
昏暗單調的中殿無法掩飾半圓頂室馬賽克畫的耀眼光芒,
這裡的馬賽克比拉溫那那邊的還要古老!
居中的耶穌穿著紫金袍端坐鑲滿寶石的王座,
左手書本寫著"Dominus conservator ecclesiae Pudentianae",
亦即神是這間普田西亞教堂的保護者!
使徒如官員姿態分立兩邊,仔細算,十二使徒少了兩人,
最旁邊的一位還被削掉只剩上半身;
16世紀那次的修建,為了遷就新格局而損壞了珍貴的遺產,連畫的下半截都消失了!
兩位女性人物拿著殉難冠指向聖彼得與聖保羅兩位教會創始領袖,
分別代表猶太及羅馬不同族群信仰的皈依;
背景是淺藍又近黃昏橙色的耶路撒冷城,天空飛來四大福音;
這幅號稱羅馬最早的馬賽克作品比當時的拜占庭還進步,
人物表情跟站的姿勢各個不同,這樣早期的作品卻能如此生動立體,非常可貴,
被認為是羅馬最美麗的馬賽克!
早期的馬賽克工匠都是無名的默默工作者,
所以這幅馬賽克的作者或作者們是誰,就無從得知了!
而且馬賽克畫裡並沒有出現當代的人物可以參考,
所以連完成的確切時間點也無法知道!

教堂西側的禮拜堂原本有布田家的澡堂遺跡,還曾考古發掘出勞孔像碎片,
據說比梵蒂岡那邊的還大,但都被17世紀新建工程給毀了,
所以不用花時間在這裡多作兜留!


聖布西德大殿,Basilica di Santa Prassede all’Esquillino
雖然Santa Prassede教堂沒有落在地面下,但是隱密藏身在巷中,
比Santa Pudenziana教堂還不容易被發現!
羅馬的馬賽克藝術在早期基督教時期的輝煌後,
漸漸因為蠻族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而式微;
到了西元800年法蘭克查理曼大帝出手幫教宗把倫巴底人趕走後,
被教宗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羅馬教廷也漸漸在卡洛淋王朝的羽翼下穩住局勢;
這時候的基督教需要一個理論跟文化基礎,
於是大興土木,興建教堂,同時從古墓區找來聖人遺骸坐鎮教堂,吸引群眾前來朝拜;
不過羅馬這個時期的馬賽克技術失傳多年,多半是請拜占庭的工匠過來幫忙的,
這就解釋為何聖布西德教堂的馬賽克充滿拜占庭的風格,
你很容易看出與5世紀的聖布田西亞教堂的馬賽克之間的差異!
像民宅Santa Prassede的前中庭

聖布西德教堂是西元822年時教宗帕斯卡一世(Paschal I)擴建的教堂之一,
馬賽克畫是教堂內最大亮點,分佈於半圓頂室還有兩層的凱旋拱門牆,
拱上有教宗帕斯卡一世的PASCA字樣;
拱牆馬賽克是兩邊各12位聖人歡迎善男信女進天堂,
最上方是四大福音作者;

16世紀時,理奧十一世(亞歷山大梅第奇)這位短命的教宗嫌中殿太陽春,
找人把中殿拱牆添上壁畫,但仍然乏善可陳;

至於大理石幾何拼花地板則是1916年遵Cosmatesque古法製成的,倒是可圈可點!

華蓋ciborium是1700年時利用舊有的紅色花崗岩柱片段湊成的,
雖不算突兀,但是有點多餘也影響到欣賞馬賽克畫的視線了!
基督以全能姿勢坐中,左邊聖保羅將布西德,右邊聖彼得摟著聖布田西亞引薦給耶穌,
最左邊呈獻教堂模型的就是教宗帕斯卡一世(頭上是方框不是圓光表示還活著);

教堂第二個亮點是面對主祭壇的右手邊這間聖芝諾禮拜堂,Sacello di San Zenone,
這是教宗帕斯卡一世在他母親Theodora生前就為她準備好的墓陵禮拜堂;
裡面馬賽克精采的程度更勝半圓頂室,被稱為天堂般的花園Il Giardino del Paradiso!

入口牆上的壁龕也是拼湊教堂找到的古物而成的,
金箔馬賽克用雙環的圓圈頭像來說明禮拜堂的屬性,
教宗帕斯卡以及繼任者的頭像都放在兩邊的最下方;

你只要投個硬幣到箱子裡,就可以點亮禮拜堂裡的燈光五分鐘,
燈光一量,瞬時屋裡金碧輝煌,讓人目瞪口呆,
如果說這是間皇家禮拜堂也不為過!
四位天使站在金色科林斯式柱頭上,撐起天頂上的耶穌


由左而右分別是帕斯卡一世的母親Theodora,聖布田西亞,聖母瑪利亞跟聖布西德;
(一樣,Theodora頭上有方框,表示還活著的時候就蓋這間禮拜堂了)


參觀完這兩間古老教堂後,接著走去幾步之遙的聖母大殿,
在那裡,可以看到Cavallini在13世紀時對馬賽克藝術的又一次復興!
聖母大殿,Basilica Papale di Santa Maria Maggiore
聖母大殿的半圓頂室馬賽克壁畫,
聖母大殿詳細內容看這裡:



Santa Pudenziana與Santa Prassede教堂參觀資訊
Santa Pudenziana開放時間:
週一到週六 09:00-12:00; 15:00-18:00

Santa Prassede開放時間:
每天 07:00-12:00 ;15: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