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的現代詩人Ungaretti這樣寫著:
想必是大天使聖米迦勒從拜占庭飛越海洋停駐在這座山頭上了,
你看到那些白色房屋一間接著一間,往上攀升,
為了都是要追隨祂…
白色山城,聖天使山,Monte Sant'Angelo位於加爾加諾山的南坡,
是義大利最美麗的小鎮之一,
海拔796公尺,俯瞰底下的曼弗雷多尼亞海灣;
聖天使山因為天使長聖米迦勒在這裡的洞窟內顯靈而發跡,
由一個朝聖地逐漸發展成城鎮,
現在整個歷史遺址及其周邊地區都受到Gargano國家公園的保護;
聖天使山的天使長米迦勒聖殿,
Santuario di San Michele Arcangelo,
是西歐供奉聖米迦勒的教堂中最古老的;
從西元493年第三次顯靈後就興建了洞窟教堂;
西元7世紀後加爾加諾地區為倫巴第的貝內文托公國管轄,
戰士米迦勒持劍斬妖除魔的形象,
剛好被好戰的倫巴底用來作為驅逐異教徒的形象,
一時之間信仰聖米迦勒成為顯學,
逐漸推廣至整個歐洲,成為歐洲三大朝聖地之一,
1500多年來香火從不間斷,
不只是大天使米迦勒的信徒們,許多王公貴族也都會來朝聖,
連好幾任的教宗也來參拜過,
聖人方濟各也曾拜訪聖所,
但感覺自己不配進入石窟,只在入口處停下來祈禱冥想;
國家地理學會把這裡的石窟評選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神聖洞穴之一,
世界文化遺產,西元568到774年間倫巴第人在義大利的權力之地,
UNESCO列了七處遺址,聖天使山這座聖殿是其中之一!
歐洲本土有三大聖米迦勒聖地,
除了加爾加諾聖天使山這座聖殿外,
另兩處是Piemonte蘇薩山谷的聖米迦勒聖地,Sacra di San Michel
以及法國諾曼第的聖米歇爾山,Mont-Saint-Michel,
這三個地理位置正在一條直線上,
如果把愛爾蘭,英國,一直到希臘,以色列的聖米迦勒聖地連起來,
有所謂的大天使聖米迦勒聖線的傳說,
這條線就是米迦勒大戰撒旦所留下來的;
聖天使山聖殿的鐘樓建於1274年
跟阿西西的聖方濟各聖殿一樣,聖天使山聖殿分上下兩教堂,
下層的洞窟教堂才是最早的教堂;
上層教堂有個羅馬式的門廊,
上層教堂有個羅馬式的門廊,
立面山牆以及側面都有聖米迦勒雕像的小神龕;
上層聖天使山聖殿的規模是13世紀由安茹的查理一世建立的,
因此你必須經由一條直接鑿在岩石上,
被稱為安茹階梯通往地下教堂,
共有86級,很陡,而且光線不足;
兩側的牆面除了幾處殘留下來的中世紀壁畫外,
滿滿是千年來朝聖客刻畫的塗鴉,不管是祈禱文,或是神秘圖騰;
下層教堂的大門兩側有兩扇巨大的青銅門,
是1076年在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打造的,
稱為公牛門,Portale del Toro,
大門以24塊面板分格描繪舊約及新約中天使長米迦勒的故事;
來到聖殿最神秘的部分,還滴著水的石窟洞穴,
這就是聖米迦勒現身的地方,
雖然不是朝聖季節,但仍然有許多小團體來這裡進行神秘的宗教儀式;
祭壇上被玻璃盒圍住的戰士米迦勒踐踏撒旦雕像,
據說出自名家,以白色卡拉拉大理石雕成,
不過因為洞內昏暗,又禁止拍照,所以沒有仔細端詳;
聖天使山的聖殿外仍保留中世紀街道的氛圍,
更下方處甚至還有最早期的洞穴住宅區,
以及為了容納大量香客而搭建的住宿區,朱諾區(Rione Junno),
密密麻麻的一間間簡易住宅,白色牆面有著清一色的三角屋頂,
只能從各家小煙囪的造型不同去看出細微變化,
非常有拍片的效果!
聖天使山城堡位於整座城的最高點,
視野遼闊,被譽為普利亞的陽台,
南面俯瞰曼弗雷多尼亞灣,
北向加爾加諾國家的綠肺,Umbra山毛櫸森林區,
這也是UNESCO自然景觀遺產所在;
城堡最早由貝內文托的主教於西元837年建造,
歷經後來的諾曼與施瓦本不同時期的修建,
最後是西班牙亞拉岡對城堡加強防禦工事,成為現在的模樣;
高18公尺的五角形塔樓,巨人塔,Torre dei Giganti,
是城堡最古老的部分,圓形的外牆是亞拉岡時期補強的;
13世紀時神聖羅馬帝國腓特烈二世,
把城堡改建成一座宮殿給情婦都靈伯爵夫人比安卡居住,
並為她建造了名為寶藏的大廳;
但到了安茹王朝時期城堡變成了監獄,
可憐的比安卡在死前才獲得跟心愛的腓特烈二世完婚的心願,
傳說城堡成為比安卡鬼魂的居所,
特別是在冬天城堡刮起寒風時,似乎聽到的是她哀怨的嘆息聲!
從城堡旁的停車場開車離開聖天使山城區,
沿著山路向西南開約10公里,我們來到普薩諾聖母修道院,
L'abbazia di Santa Maria di Pulsano,
這個地方很奇特,幾乎不會看到有太多遊客過來,
一切採自助參觀的方式,因為目前只有兩位志工常駐在修道院內;
普薩諾修道院建築群是建在西元6世紀時期的異教神廟廢墟上,
但1646年的一場地震又將大部分的建築摧毀,
直到近代才又恢復有志工在管理的情況,
每年的普薩諾聖母節,信徒們會從聖天使山騎著騾子抵達這裡,
2010年,這裡被評為最佳的心靈之地!
修道院看起來仍是年久失修的狀態,
比較有樣子的要算這間小禮拜堂,
從上頭懸掛的十字架,可以看出這裡仍以拜占庭的儀式在活動;
從修道院出發往下到兩側山谷,
有許多通往隱士獨居的修行洞穴,
這些隱士們的住所常常必須使用繩索或梯子才能進入,
再一次讓我想起希臘中部的Mateora!
普薩諾修道院坐落在懸崖處的前緣,視野無限開展,
兩側峻谷匯集而成一道深壑,直洩至曼弗雷多尼亞海灣,
這裡是牧羊人,也是信徒,
是遊客,也是隱士洗滌心靈的救贖之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