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伊斯坦堡的古東方博物館,Ancient Orient Museum

伊斯坦堡的古東方博物館是國立考古博物館三座館中的其中一座,
因為館藏非常多重要的美索不達米亞考古文物,所以我把它特別單獨列出來介紹;
從居爾公園的入口進入沒多遠,靠右直爬上坡是往托普卡珀皇宮的方向,
但如果往左轉,第一座建築就是古東方博物館;
新古典的建築,原是1883年一間美術學校,1935年改成博物館使用,
然後在1963到1973年間進行了現代化改建;
館藏包括在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段時間,
在當時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埃及和中東地區所發掘的以及古安納托利亞文明的文物,
絕對是伊斯坦堡眾多博物館裡一顆最璀璨美麗的珍珠!
第一室是阿拉伯半島文物區

第二室是埃及文物區

第三,四,五,六室是美索不達米亞文物區,特別是亞述與巴比倫

第七,八,九室是古安那托利亞文物區,特別是西臺
館藏依地區排列.從阿拉伯半島,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到安納托利亞文明,
這中間包括烏拉爾人,西臺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蘇美人,亞述人和阿拉姆人的物品,
1889到1900年在蘇美人聖城尼普爾Nippur考古出土的74,000件楔形文泥板,
包括最早的情詩和漢摩拉比法典泥板抄本則以專櫃展示!
挑高的建築以階梯連接主樓層,
入口兩側兩隻玄武岩西臺石獅是從哈塔夏修出土;
由於博物館並非以年代先後順序排列,感覺是把一堆文物隨意散置,
參觀起來有點時空錯亂!
而解說牌雖然以土耳其文,英文對照,但解說過於簡單,
也缺乏空間重建,例如讓人可以有身歷其境的古城模擬現場,
建議觀前先有一番歷史了解會比較好進入狀況,
同時注意貼近觀察每個石碑角落,才能看見那些昏暗不是很清楚的銘文!

Gallery 1,阿拉伯半島
Sundial with Aramaean inscription,1000BC,Madain Salih,sand stone
西元前1000年的紅色砂岩日晷,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Mada'in Saleh,
凹面用11條刻度分成12區間,上面有古老的阿拉米文;

右:石板上銘文記載位於南阿拉伯半島的示巴國(Sheba)其國王的政治活動,
西元二世紀,Yemen,Limestone
左上方:石板上銘文記載基督徒的活動,西元六世紀,Yemen,marble
左下方:有關建築物的銘文,西元六世紀,Yemen,marble

三片來自阿拉伯半島西元前四到一世紀時期的動物浮雕
右:水井旁騎駱駝的男女,左上:飛天怪獸,Chimera,左下:蛇與鷹

古葉門的墓葬頭像,西元前一世紀到一世紀,
Alabaster and limestone Stone with inscription from Yemen
前伊斯蘭時期阿拉伯半島的獻祭雕像,from Timna,Yemen,西元前4至1世紀

三牛頭祭壇,來自巴勒斯坦的Sueyda,西元一世紀,玄武岩(Basalt)材質,
祭壇桌面有圓凹槽以擺放祭品銘文是以古老的阿拉米文Aramaean書寫;

有著牛頭與漩渦花飾的石碑,來自葉門,西元二世紀,雪花石(alabaster)
銘文是南阿拉伯的示巴語(Sabaean)以古葉門文字(Masnad)書寫,
示巴語是種古老的亞非語言從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6世紀都在使用;

Gallery 2,埃及
埃及新王國時期(西元前1550到1070年)的墓碑,from Thebes(Luxor),
 墓碑出自一處木匠工會的集體墓園,
墓碑上端,一位拿著雕刻刀名叫Amon-Mose的人與太太坐在左邊,
他們的兒子名叫Honsu正向他們獻禮;
另一邊,一位名叫Neferonpet的人也在向他的父母獻禮,
墓碑下層也看到同樣子女向父母祭拜的場景;

這些是Ptah-Seker的木製雕像
Ptah是工匠的保護神而Osiris是冥黑之神,鳥頭的Seker則是墓葬之神,
古埃及人相信當一個人死亡時從他身體取一小部分將其防腐放入盒中並用蠟密封,
最後將塞克鳥放在盒蓋上,這樣死者就會不朽!

埃及托勒密王朝時期(西元前332到300年)的墓碑
最右邊一位叫Takerseb的女祭司向諸神祭拜,
諸神由右往左分別是:有王冠的冥王Osiris,長長男性生殖器的生育之神Min, 鷹眼荷魯斯Horus,胡狼頭死亡之神Anubis,頭頂王座的Isis女神
跟頭插羽毛的真理女神Ma'at(解說牌寫Mentis應是誤植) 

Gallery 3,美索不達米亞
從新石器時代,銅器時代,早期蘇美城邦到阿卡德帝國
新石器時代的器皿

早期銅器時代的工具

各種中晚期銅器時代的容器

三角幾何圖案的青銅時期陶器

銅牛頭,似乎是像烏爾軍旗(Standard of Ur)中顯示的里拉琴琴頭裝飾,西元前2600年

石碑刻劃出早期銅器時代的蘇美人生活情形,西元前2570到2342年

來自南美索不達米亞的武器,有楔形文字的頭錘,西元前2141到2004年
阿卡德(Akkadian Empire)國王Naram-Sin的石碑,
出自伊拉克Diyarbakır的Pir Hüseyin村,西元前2254年到2218年,閃長岩;
納拉姆辛擴展阿卡德帝國的版圖,讓國勢達了顛峰,
他是第一位自封為神與自稱為四方之王的美索不達米亞國王(sin就是神),
在這塊石碑的左上角銘文中,記載了納拉姆辛對胡里人(Hurrian)的征服;

Lugal-dalu的雕像,來自古城Adab最重要的出土古物,
西元前3000年左右,石灰岩;
蘇美語Lugal是統治者的意思,這個人右肩上的楔形文字銘文告訴我們他叫Lugal-dalu,
是Adab城邦的王,雕像是用來獻給城市偉大的保護神Esar;

Gallery 4,新巴比倫帝國
伊絲塔城門,ISHTAR GATE,from Babylon,西元前575年,
伊絲塔城門是新巴比倫王國首都的八個城門之一,
約在西元前575年由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下令興建,
此時正是新巴比倫帝國的極盛時期,
每年新年時,遊行隊伍浩浩蕩蕩從城中心的Marduk神殿出發,
通過了伊絲塔門最後在城外舉行大宴會;
伊絲塔就是蘇美人的伊南娜(Inanna),結合愛神與女戰神的綜合體,
城門上琉璃磚瓦所構成的原牛(auroch)是風暴之神阿達德(Adad or Hadad)的動物,
蛇龍(sirrush)是巴比倫城市保護神馬杜克(Marduk)的座騎,
伊絲塔女神的獅子則位列遊行大街兩側;
收藏伊絲塔城門文物最多,最完整的是柏林佩加蒙博物館,
世界上有很多間博物館都只有獅子,
伊斯坦堡古東方博物館很幸運地蛇龍,原牛跟獅子三種都擁有!
在伊絲塔門附近地板上博物館擺了根石碑,
這是新亞述時期國王阿達德尼拉里三世的玄武岩紀念碑
Basalt stele of the Assyrian king Adad-nirari III from Saba,西元前810到783年;
石碑由Saba一位叫Nergal-Eres的地方官豎立,
石碑上端浮雕描繪阿達德尼拉里三世在神明(以符號顯示)前祈禱,
下端以阿卡德語楔形文書寫國王在Palashtu(今巴勒斯坦)戰勝的功績;

在遊行大街獅子旁邊也有根花崗岩短圓柱這是巴比倫末代國王那波尼德的紀念柱,
Granite stele of the Babylonian king Nabonidus,
from Babylon(今伊拉克的Babel Governorate),西元前555到539年;
碑文講述了國王從事的宗教活動以及敵人對巴比倫城與其他城市的騷擾;
西元前539年,波斯居魯士大帝入侵,巴比倫滅亡!

Gallery 5, Nippur的楔形文泥板
蘇美聖城尼普爾出土的這些雖然只是泥板,
但從文字可以看見古老不為人之的歷史,真是太有趣,太迷人了!
其中這件世界最古老的情詩,楔形文字泥板,來自伊拉克的Nippur, 
新蘇美時期的烏爾第三王朝Ur III,Neo-Sumerian(約西元前2037到2029年);
按照當時蘇美人的習俗,每年國王必須女神伊南娜結合(由女祭司代替),
以保年年土地肥沃,婦女生育瓜瓞綿綿, 
情詩中,新娘多次使用獅子,蜂蜜等用字來表達對新郎Shu-Sin(可能是國王)的愛意;

兩本世界最古老的法典擺在一起
左邊:漢摩拉比法典,Law code of Hammurabi,出自Nippur,Iraq,西元前1790年;
漢摩拉比Hammurabi是西元前1792到1750年的古巴比倫國王,
他在就任第二年頒佈這份法典,這裡看到的是小型泥板傳抄本,
正本原版的法典是刻在閃長岩圓柱上,目前收藏在羅浮宮;
右邊:吾珥南慕法典,Ur Nammu code,出自Nippur,Iraq,西元前2100到2050年;
由烏爾第三王朝的首任國王Ur-Namma頒佈,
這是已知現存最古舊的法典,比漢摩拉比法典還早上300年!
巴黎羅浮宮的原版漢摩拉比法典

蘇美城邦拉格什的統治者烏魯卡基那的八項改革,西元前2378年到2371年
Reform Text of Uru'Inimgina King of Lagash,Old Sumerian period
烏魯卡基那的改革打擊了貴族寡頭的勢力,滿足了平民的部分要求,
也恢復了一些公民的基本權力,但終究七年後又被貴族推翻,改革失敗!

新舊兩種楔形文字版本的對照表
A List of Cuneiform Signs Depicting the Old Scripts(20CBC) and the New Scripts(7BC)

尼布甲尼撒二世(左)與那波尼德(右)的滾筒泥板年曆,
Cylinder Annals of Nebucheadnezzar II & Nabonidus,Kings Of Babylonia,
from Babylon,西元前604到539年,
擺在一起剛好是新巴比倫王國由興盛到衰亡的最佳寫照!

Gallery 6,亞述帝國
Mari執政官Puzur Ishtar的雕像,Statue with inscription from the city of Mari,
來自巴比倫,約在西元前1894到1594年;
在西元前2192年阿卡德帝國滅亡後,美索不達米亞又恢復城邦狀態,
Puzur Ishtar是西元前2050年時Mari這個北美索不達米亞城邦的Shakkanakku(軍閥),
因此像神明一樣被供奉在城裡的神廟裡,
後來雕像在新巴比倫帝國時期被掠奪到巴比倫城,放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皇宮裡;

亞述神獸拉瑪蘇,Head of lamassu,from Assur,Iraq,西元前8世紀,大理石; 
Lamassu常被置放在神廟或宮殿入口的左右兩邊守護,
其臉部據說是按照薩爾貢二世的形象而成的;
這裡的Lamassu並不完整,羅浮宮與大英博物館有更完整的Lamassu神獸!

Ashurnasirpal II宮殿的西北邊的石板淺浮雕,
Fragments from the northwest palace of king Ashurnasirpal II,
from Kalhu (Nimrud),西元前883到859年,大理石;
這些石板浮雕來自阿淑爾納西爾帕二世在尼姆魯德的宮殿西北角,
Ashurnasirpal意思即為亞述繼承人的守衛者,
歷史記載生性殘酷的阿淑爾納西爾帕二世在攻城掠地時,如果遇到對方抵抗,
就會把砍下俘虜的手腳,割下他們的耳朵,鼻子跟嘴唇,然後放火燒死!
在這裡,有翅膀的男性精靈,Apkallu,站在一棵生命樹的前面授粉,
代表繁衍與傳播知識給人類,
祂手提籃子,手腕帶著花瓣圖案的手鐲,衣擺有著優雅紋路,
雖然是淺浮雕不過雕紋非常細致,放大來看更是精采!

亞述王沙爾瑪內瑟三世雕像,Statue of Shalmaneser III,
來自Assur(現在伊拉克的Qala'at),西元前858到824年,玄武岩;
沙爾瑪內瑟三世是阿淑爾納西爾帕二世的兒子,但是他比他父親還要凶殘,
在位35年,其中31年是在征戰中度過的!
雕像上的楔形文字記載了國王的家譜和特徵,
碑文還說他對烏拉圖,敘利亞,納姆裡和塔巴勒等地的軍事行動已告結束;

Tiglath-Pileser III宮殿的石板浮雕,
Fragmentary relief slab from the palace of Tiglath-Pileser III,
from Kalhu (Nimrud),今伊拉克摩蘇爾南方,西元前744到727年;
提格拉毘列色三世可以說是新亞述帝國的創建者,他併吞了巴比倫,
經過他的東征西討,亞述帝國再次由衰轉強;
這些浮雕石板是提格拉毘列色三世在尼姆魯德的宮殿留下來的;

亞述皇宮裡一位宦官的頭像浮雕,
Wall relief depicting an Assyrian royal attendant, a eunuch. Limestone,
from the Central Palace at Nimrud(ancient Kalhu),Iraq,西元前744到727年;
在亞述帝國征服其他國家城市後,宦官常常被指派去擔任當地的執政官;

亞述皇宮裡一位官員的石碑,
Stele with relief depicting Assyrian palace official Bel-harran-beli-usur praying in front of divine symbols, 
from Tel-Abda,西元前8世紀,大理石;

巴拉瓦銅雕木門,Balawat Gates,
from Imgur-Enlil(現今伊拉克Ninawa Governorate),西元前859到824年,雪松木跟青銅;
Imgur-Enlil意思是主神恩利爾應許之城,
世上共存有三組巴拉瓦門,
在Ashurnasirpal II時期作了兩組,另一組是在他兒子Shalmanser III時期製作的;
西元前612年亞述帝國崩解巴拉瓦門被破壞分解,直到1878年才被發現,
現在的大英博物館有兩組巴拉瓦門!
大英博物館裡的Lamassu跟完整的Balawat門
Balawat門像敘述歷史般的青銅浮雕,人物栩栩如生,
跟亞述皇宮的石板浮雕一樣,都可以看出已經有高度的藝術發展!
下欄:亞述王Shalmaneser III坐在皇家馬車內,前頭有亞述弓箭手列隊,
上欄:亞述軍隊攻城的景象;

亞述士兵戰勝後扛著戰利品回都城

Shamash-res-usur的石碑,
來自古巴比倫的王宮博物館(現今伊拉克的Babel Governorate),西元前8世紀,石灰岩;
沙瑪什雷斯烏蘇是Mari和Suhi兩地的執政官,浮雕顯示他正在眾神面前祈禱,
這兩位神明是伊絲塔女神跟風暴之神(雙手拿著閃電)阿達德,Adad,
沒有具體形象的神明以圖騰表現,
例如尖鍬是巴比倫的保護神Marduk,尖筆代表文學之神Nabu,彎月代表月神Sin;
巴比倫宮博物館是世界第一座博物館,
由熱愛考古文物的新巴比倫末代國王Nabonidus其女Ennigaldi-Nanna公主建立的,
楔形文字用的是巴比倫語而不是亞述語,
碑文敘說Shamash-res-usur在位13年在位期間建立了Gabarri-ibni城,
同時還重建了運河並鼓勵種植棗椰,致力於Suhi城農業的發展;

亞述王西拿基立的石碑,Stele of King Sennacherib,
來自尼尼微(Nineveh,現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西元前705到681年,石灰岩;
碑石上方浮雕顯示西拿基立正在神明前祈禱,
碑文記載亞述國王西拿基立對首都的建設與貢獻,
西拿基立利用大量奴隸把首都尼尼微建設成當時世界上最宏偉的城市,
但巴比倫人拒絕接受亞述的統治,
西元前689年,西拿基立對巴比倫城燒殺擄掠,摧毀神廟神像,
8年後,西拿基立在政變中被暗殺身亡被巴比倫人認為是神聖的懲罰!

Gallery 7,8,9 西臺帝國
卡迭石條約,Treaty of Kadesh,出自土耳其的哈圖沙(Hattusa),西元前1259年;
西元前13世紀,古埃及與西臺王國為爭奪敘利亞而發生戰爭,最後雙方言和,
這是世界最早的國際停戰條約,
由西臺帝國的哈圖西里三世與埃及法老是拉美西斯二世簽訂,
埃及版銀板版本的條約刻於底比斯的卡納克神廟牆上,已經遺失,
這裡展示的是西臺版的泥板版本正本,
現今聯合國大樓的牆上也複製一份卡迭石條約銅版本在大廳牆上;

嚴格講起來伊斯坦堡古東方博物館古安那托利亞區這三個展間所展出的,
不算是西臺帝國,而是西元前1180年在西臺帝國滅亡後所留下來的後西臺城邦,
這些小國位於敘利亞跟安那托利亞交界所以被稱為Syro-Hittite states,
或稱為新西臺城邦,時間大約是西元前10世紀到西元前7世紀;
這部份博物館所展出的最重要有薩馬爾城與伊維茲岩這兩處遺址;
薩馬爾城,Sam'al Citadel,位於土耳其Gaziantep省南部的Zincirli Höyük,
後西臺時期,西元前8世紀,玄武岩;
這是在1882到1894年間由德國考古學家挖掘發現的古城,
城中有一座防禦堅強的淚滴形城堡,城市外圍以巨大的雙重防禦城牆來保護,
城牆有有三個城門和100個堡壘,
整個考古挖掘中發現非常多用堅硬玄武岩所打造的石柱,
包括負責守衛城門的五隻石獅,其中三隻在這裡展示,
博物館門口那兩隻忍受風吹雨打的西臺石獅就是,
另外兩隻還有其他非常重要的石碑雕像都被帶去柏林佩加蒙博物館了!
新西臺或者後西臺國家是個多種族城邦形式,
所以雖然都是楔形文字,但是會出現以阿拉米語,腓尼基語或者阿卡德語來表達;
這些直立基石(Orthostats)與宮殿牆壁浮雕都充分反映了後西臺藝術獨特的風格!
King Barrekub prays in front of divine symbols

獵人與鹿群,來自南城門,Southern City Gate

衝鋒陷陣的戰車,來自城堡外門的西側壁,
West Wing Orthostats of Outer Citadel Gate,東側部分全在佩加蒙
獅頭人身的戰神ugallu協助作戰,來自城堡外門的西側壁

西臺石獅,來自城堡內門,Inner Citadel Gate

Sphinx基座上的國王雕像,來自城堡內的宮殿

有四名樂師演奏,來自城堡內的宮殿

 巨大的玄武岩圓柱基
祭壇石桌與石獅
雙生獅身人面像的柱基,Column Base with a pair of sphinxes

西臺宴會,Hittite Banquet
來自Maras(現今土耳其南部的Kahramanmaraş),西元前9世紀,玄武岩;
這個石碑讓我們看到了西臺人宴會的場景,銘文是以象形文字式的盧維語,
兩位人士都戴著高帽,兩人都手握一顆石榴(代表多子多孫),
左邊的人舉起杯子來,右邊的人卻手握一面鏡子,符合Kubaba女神的特徵,
很可能這是兩位神明的儀式!
(Kubaba是蘇美王朝唯一的女王,後來被尊奉為古城保護神而流傳下來)

伊維茲岩,İvriz Rock Relief,來自土耳其科尼亞省的İvriz,西元前8世紀,
4.2公尺高的岩壁石雕是西臺此類雕刻中保存最好的;
博物館的浮雕真品
浮雕右邊的Tuwana國王Warpalawas正站在風暴之神Tarhunzas的面前,
Tarhunzas被描繪成更高大,他帶來成熟的玉米穗跟葡萄串暗示將帶來富饒,腰上的鐮刀則象徵收割季節來臨!
現場峭壁上的浮雕

盧維王Urhilina的石碑,
Slab with Luwian hieroglyphic inscriptions mentioning the activities of king Urhilina and his son,
from Hamath(今敘利亞的哈馬),西元前9世紀,玄武岩;
石碑上用象形文字式盧維語記載Urhilina與他兒子的活動,
西臺帝國滅亡後,新西臺時期Hamath的國王Urhilina帶兵抵禦亞述的侵略,
暫時成功阻止了亞述王Shalmaneser III的西進;



參觀資訊
Ancient Orient Museum
開放時間:7/7, 夏季9:00AM to 7:00PM ;冬季 9:00AM to 5:00PM
門票價格:36 TL,
與伊斯坦堡國立考古博物館同一張票,伊斯坦堡博物館卡亦可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