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卡納的奧爾恰山谷,Val d'Orcia,
得名自穿越其中的一條乾溪Orcia,範圍從西耶納以南
一直延伸到義大利最古老的死火山,阿米亞塔山,Monte Amiata,
最西邊的Montalcino跟最東邊的Montepulciano剛好是托斯卡納的兩大酒鄉;
無邊無際的田野散佈著橄欖樹,葡萄藤與橡樹林,
起伏丘陵上整齊排列著絲柏樹,獨立農莊立於白黏土的圓丘上,
從羅馬從文藝復興到現代攝影都一直是創作題材;
被稱為法國來的路,Via Francigena穿越了托斯卡納,
其中奧爾恰山谷這段是最美麗的,
西元99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就是這樣前往羅馬接受教宗的授勳披肩,
在整個中世紀裡,商賈,旅客,朝聖者甚至十字軍東征隊伍絡繹不絕!
在13,14世紀時西耶納,農業急劇擴張,
創造了奧爾恰山谷獨特的鄉村面貌,
自然與文藝復興烏托邦理想還有意識形態相結合,
富有的西耶納商人投資發展農業,開發山谷變成生產性農田,
小農將一半的收成作為租金支付給商人,
商人支持村莊的發展,建造防禦工事,別墅和教堂,
這種理想的運作模式至今仍然維持良好的管理,同時兼具美學景觀,
因此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絲柏樹英文是cypress,義大利是il cipresso,是托斯卡納的符號,
在此之前我對絲柏的認識是從梵谷的畫得來的,
絲柏是最初伊特魯里亞人從東方的小亞細亞引進義大利的,
因為樹長得又高又細長,幾乎要連上天去,
被視為地與天的靈性溝通橋樑,
伊特魯里亞的墓園都能看到這種瘦高的柏樹,
接著羅馬人也照做,一直到今天,絲柏甚至成為生育力的象徵;
中世紀時期的富裕的人家,
常常會為每位剛出生的女兒種一棵絲柏,作為生育的幸運符,
按照傳統這棵樹會在結婚時砍來製作優雅的嫁妝盒;
北方的旅客走在Via Francigena時,
靠著高挺獨立的絲柏樹來辨認驛站的方向;
從文藝復興到18世紀,
莊園在大門前有條長長的絲柏迎賓大道成為流行,是富貴品味的象徵;
現在絲柏之路是網美,觀光團聚集拍照的地方,
不幸的是這些熱門的取景點其實都是私人產業,
人們隨意地在路邊停車,險象環生,
喧嘩地佔據莊園入口,完全不尊重這是私人產業,
甚至走入人家拍照,傷害個人隱私地!
幾個熱門拍照點例如:靠近阿夏諾Asciano的Agriturismo Baccoleno
維鈕尼Bagno Vignoni東北邊的Agriturismo Poggio Covili
不遠的東邊谷底就是絲柏小教堂Cappella della Madonna di Vitaleta
事實上整個托斯卡納到處都有這樣的絲柏之路,
多待幾天.靜下心來欣賞,
近在眼前如你住的農莊,遠在天邊的小山丘上,
或是在你開車經過的鄉村路旁都可以發現,
她們可以是平行直線,也可以是彎曲婀娜多姿,
有些十字排列,還有些是方形,圓形圍繞著莊園;
欣賞絲柏之路最佳的季節是在春末夏初的五月,
這時綠草如茵,背景是藍天白雲,
其他時候不是陰雨綿綿,就是草皮收割完,地表一片枯黃,
除非你想重現神鬼戰士歸鄉的蒼涼,否則往往讓你失望!
如果說這片奧爾恰山谷像件大地上華麗的衣裳,
絲柏之路務無疑是衣上最美的刺繡圖案,
而座落在一座座山丘上的中世紀小城鎮就是被串起的明珠,
在追尋絲柏之路時停下來,拜訪這些小鎮是午後歇馬飲水的邂逅,
登高眺望遠方來時路,也更能感受托斯卡納文化與自然和諧融合;
皮恩札,Pienza(上),聖吉米納羅,San Gimignano(下)
基安齊安諾泉,Terme di Chianciano(上),
蒙特里久尼,Monteriggioni(下);
蒙塔奇諾,Montalcino自16世紀以來這座城鎮的面貌幾乎不曾改變,
雄偉壯觀的Rocca(堡壘)建於1361年,是歷史中心,
標誌著Montalcino進入西耶納的統治階段;
另一個地標是細長高聳的鐘樓,為市政廳增添光彩,
牆面上梅第奇家族紋章意味著最終這個城市還是落入佛羅倫斯方!
主廣場,人民廣場,Piazza del Popolo擁有典型的哥德式涼廊;
蒙塔奇諾的副主教堂,Concattedrale del Santissimo Salvatore;
在15世紀時被教皇庇護二世升為主教堂,
19世紀以新古典主義風格重建;
14世紀的古老教堂有著拯救市民免於西班牙軍隊侵略的聖母像,
因而稱Madonna del Soccorso,
教堂經過漫長的三百年重建後成為如今巴洛克樣貌;
坐落在Val d'Orcia和Val di Chiana兩山谷間,
這座美麗的文藝復興山城仍然遵循著中世紀的規劃,
在西耶納和佛羅倫斯之間的長期戰爭中,
蒙特普爾恰諾一直是佛羅倫斯的忠實盟友;
16世紀來自佛羅倫斯的知名建築師,老安東尼奧桑加洛,
帶著一群建築同好在蒙特普爾恰諾這裡大展身手,
L形的大廣場,Piazza Grande是整座山城的最高點,
這裡無疑是義大利最美麗的廣場之一,
從這裡開始建起了一座座文藝復興式的宮殿,
14世紀由米開羅佐Michelozzo設計的市政廳,Palazzo Comunale,
讓人想起佛羅倫斯的領主宮;
由Baldassarre Peruzzi於16世紀建造的孔圖奇宮,Palazzo Contucci,
桑加洛的諾比利塔魯吉宮,Palazzo Nobili-Tarugi
和人民隊長宮,Palazzo del Capitano del Popolo,
後者前方是獅鷲與獅子之井,Pozzo dei Grifi e dei Leoni,
也是1520年由桑加洛的作品,
代表佛羅倫斯的兩隻獅子跟象徵蒙特普齊亞諾的獅鷲
共同撐起梅第奇家族的盾形紋章;
聖母升天大教堂與翡冷翠的聖羅倫佐教堂一樣有未完成的立面,
城堡位於山城的最南端,現在是展場;
氣派的宮殿外,蒙特普齊亞諾出產的葡萄酒,Vino Nobile
也是帶著嬌貴的氣息,
從15世紀開始就受到西耶納貴族們的喜愛,
到了16世紀教皇保祿三世又更加推崇,
更被詩人歌頌為托斯卡納的酒神巴克斯,
似乎連蒙特普齊亞諾的人都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了,
似乎連蒙特普齊亞諾的人都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了,
在吸血鬼傳奇電影,暮光之城的新月決定在這裡拍攝後,
蒙特普齊亞諾顯然增添了更多光環了!
城外半山腰,有著大圓頂以及希臘十字格局的晚期文藝復興建築,
聖比雅久教堂,San Biagio,
也是由老安東尼桑加洛的傑作;
皮恩札,Pienza原是名為Corsignano的小村,
1458年教宗庇護二世(Pius II,本名是Enea Silvio Piccolomini)
為他這個出生地進行了歐洲首次的文藝復興式都市重劃,
他娉請建築美學大師亞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
的弟子Bernardo Rossellino來實現這個人文主義者心中的理想城市;
Pienza就是庇護(Pius)之城的意思,
著重在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新願景,
在梯形的庇護二世廣場,Piazza Pio II壯麗開展,
廣場四周是大教堂,皮科洛米尼宮,博吉亞主教宮以及市政廳,
一條新的主軸大街,Corso Rosselino連接了中世紀城牆的兩個城門;
城牆也在這一時期進行了改造,
庇護二世計劃將這個小鎮開發成他的夏宮,
涉及新建或重建的建築共約40棟,
這包括公共和私人,還有為平民建造的樓房;
皮恩札大教堂內部是典型的德國南部教堂的晚期哥德式風格,
而外部則是不折不扣的文藝復興式,鐘樓則融合了哥德與文藝復興;
左邊是博吉亞宮是庇護二世蓋給紅衣主教博吉亞,
也就是未來的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現在是間教區博物館;
右邊就是教宗的Piccolomini宮,在西耶納也有好幾棟Piccolomini宮,
一旁是建城前就存在的13世紀的小教堂,San Francesco;
高高的城牆邊有著寬闊的步道與駐足欣賞美景的平台,
皮恩札城雖不大,生活機能卻非常完善,
肉鋪,麵包烘焙坊,雜貨乾貨店,好吃的甜點,冰淇淋,餐廳隨處可見;
尤其這裡出產的綿羊起司,Pecorino di Pienza,
是義大利所有Pecorino中的極品,
奧爾恰山谷貧瘠的黏土逼出堅韌的青草,
加上皮恩札這一帶的草原混雜許多種香草,讓羊奶有種特別的馨香,
皮恩札就像個時空膠囊,
把那時代一切的美好,凍結在一座小小山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