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4日 星期五

科拉教堂,拜占庭巴列奧略王朝的文藝復興

西元1204年,千年來未曾陷落的君士坦丁堡卻被同是基督徒的十字軍攻破,
不但洗劫一空還在這裡建立起長達60年的拉丁帝國!
不過這時候的東羅馬還不算真正的滅亡,
四周還殘存著舉著嫡係拜占庭帝國大旗的小國在頑強抵抗著;
1261年麥可八世在取得尼西亞國的王位後一舉也收復君士坦丁堡,
是為東羅馬的巴列奧略王朝(Palaiologos);
Maria Palaiologina,麥可八世的私生女,
原本因為政治聯姻奉命要嫁給對基督教友好的西南亞的征服者,成吉思汗之孫,
伊兒汗國的旭烈兀,
但在前往波斯的途中旭烈兀就已去世,按照蒙古傳統,她又被許配給旭烈兀之子阿八哈,
17年後阿八哈過世,瑪麗亞回到君士坦丁堡,出家成為修女;

這個王朝是東羅馬最後一個王朝,但也是國祚最長的一個,
帝國又苟延殘喘,度過風雨飄搖的最後兩百年,
但這個王朝卻是整個拜占庭藝術最蓬勃發展的一段黃金時期,
與義大利藝術家交流的結果,拜占庭藝術趨向更細緻生動,不再僵硬呆板,
同時彼此影響的結果也鼓動了西方的文藝復興,
以喬托帶頭的繪畫藝術正開啟驚天動地的一章!

請願,Deesis,
科拉教堂內最具歷史及藝術性的一幅馬賽克,
向王座上的耶穌請求原諒世人的聖母,表情動人!
科拉教堂(全名是郊外神聖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Holy Savior in Chora)就是這段Palaiologan Renaissance的最佳例子,
被認為是最美的拜占庭教堂之一!
科拉教堂因為位在君士坦丁時期的城牆外所以稱為chora(鄉野郊外),
但是城市擴張太快,沒多久,教堂又被四世紀末狄奧多西二世所建的新城牆包圍在內,
所以你現在才看到教堂是在城內,而不是城外;
這座原先建於四世紀號稱最古老的教堂,在11世紀科穆寧王朝時期被擴建成現在模樣,
但是教堂內珍貴的馬賽克與壁畫藝術卻要歸功於巴列奧略王朝的這位大臣Theodore Metochites,
在1315到1321年間,他找來沒留下名字但卻最傑出的工匠為教堂作畫,
留下拜占庭最珍貴的藝術資產!
1328年Theodore被奪權成功的Andronicus三世放逐,直到兩年後才得以返家,
就在這間他心愛的教堂,他出家成為僧侶,度過餘生;
科拉教堂的內前廊上馬賽克鑲嵌畫,
Theodore Metochites大臣向王座上的耶穌呈獻這座教堂模型

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後科拉教堂仍以教堂功能運作了50年,
直到鄂圖曼大臣建請蘇丹改成清真寺,
精美的壁畫被覆上一層灰泥,又遇地震牆面毀損失修,逐漸被世人遺忘,
到了1948年在美國拜占庭學會的努力下才重見天日,並於1958年改成博物館對外開放,
稱為Kariye Müzesi,不過遊客還是稱為科拉教堂!
教堂現在仍在持續進行維修,外部被大大的帳棚覆蓋,無法欣賞外觀,
內部也有部分地區封閉無法參觀,但其他部分尤其是馬賽克鑲嵌畫仍然是非常精采!
教堂不大,但卻精細,馬賽克鑲嵌畫製作精美而且數量繁多,
這是世界其他地方,即使是在希臘或是義大利,都難以見到的!
這些畫脫離古老拜占庭藝術的呆板,人物變得姿態優雅,場景更貼近真實生活;
清晰鮮明的用色在紅,藍,綠,金之外,非常協調地加入灰藍,淡紫及玫瑰色,
展現出晚期拜占庭藝術動人之處!
The wine miracle at Cana,
加納婚禮中耶穌讓清水變美酒,反應了拜占庭的日常生活,
葡萄園與釀酒是當時君士坦丁堡一帶的產業,
從畫中我們也同時可以看到當時的酒儲存在巨大陶甕裡的情形;
教堂分前廊(narthex),中殿(naos)以及大臣Theodore Metochites陵寢所在的
側禮拜堂(parecclesion)三大部分,
前廊又分外前廊(exonarthex)與內前廊(esonarthex),
所有的馬賽克畫都集中於內外前廊以及部分中殿,側禮拜堂則是以濕壁畫為主;
外前廊:
從西立面大門進入教堂後就是外前廊,
這裡的馬賽克畫描述的是耶穌誕生以及耶穌顯神蹟;
我們先看到門拱上的半月窗有幅聖母聖子的鑲嵌畫,
這就是Chora Mosaic,標明教堂的名稱意義;
聖母居中,耶穌出現在聖母子宮內,這種描繪方式叫blacherniotissa,
聖母像兩旁出現的希臘字,翻譯成英文分別是:
Mother of God與Chora of the unlimited,
更旁邊,兩位天使侍奉在側;

另一邊全能的基督像,Pantocrator Christ,
耶穌右手淨水祝福,左手抱書,這是全能基督的標準姿勢;
耶穌兩旁出現的希臘字,翻譯成英文是Jesus Christ與the Chora of the living,
再一次闡述教堂名稱的意義;

接著是有關耶穌誕生的故事,
例如天使託夢約瑟告知瑪利亞將童貞受孕,中間,瑪利亞去拜訪伊莉莎白,
最右邊,約瑟與兒子趕著騾子載懷孕的瑪利亞前往伯利恆;
Joseph's dream and journey to Bethlehem


Nativity, birth of Christ,耶穌誕生於馬槽


Journey of the Magi,東方三聖人向耶律王告知有聖嬰誕生,想要朝覲;

The Flight of Elizabeth,伊莉莎白帶著小孩時的施洗者約翰躲入洞穴,逃過一劫;


這幅半月窗畫,Christ taken to Jerusalem for the Passover,
年輕的耶穌與父母在踰越節時前往耶路撒冷,四周是聖人頭像;


Enrollment for taxation,約瑟與瑪利亞向羅馬總督申報出生戶口;


The Temptation of Christ,在沙漠中耶穌通過撒旦的試探;

內前廊:
內前廊前半段敘述聖母瑪利亞成長的故事,後半段則是有關耶穌顯神蹟的描述; 

The Birth of Theotokos,聖母的誕生,Theo=God,tokos=bearer;


The Virgin’s First Seven Steps,剛學走路的聖母可愛模樣;


Joachim & Anna are hugging Mary,Joachim與Anna抱著幼時的瑪利亞;


Joachim帶著瑪利亞去見三位大祭司祈求平安;


Anna與Joachim帶著三歲的瑪利亞進聖殿;


當約瑟手上的枯木發芽便被許為瑪利亞的丈夫;


圓頂下的半月窗與帆拱區都是耶穌顯神蹟救眾人的故事;


內前廊通往中殿的入口兩側是使徒聖彼得(拿著天國之鑰)與聖保羅


請願,Deesis,東正教專有名詞,
通常另一邊是施洗者約翰,但這裡遺失;
耶穌這種右手淨水祝福,左手拉著王袍的姿勢叫Chalkite Christ,
最早用於拜占庭大皇宮的銅門(Chalke Gate)山牆上;
我們注意到底下一男一女的兩位捐獻者,都是皇族,
一位是11世紀末科穆寧王朝的Isaac Comnenus,
他是阿歷克塞一世(Alexios I)的三兒子,一直對王位野心勃勃但終究未能如願,
倒是對科拉教堂的重建作出貢獻,也如願埋葬在這裡!

另一位就是前面提到的13世紀巴列奧略王朝出家為修女的公主Maria Palaiologina;

內前廊在南北兩端各有一小圓頂,
北邊圓頂中央是聖母聖子,四周是聖母祖先;

南邊圓頂中央是全能基督,圓頂拱肋間各有28位人像,
這些是大主教與先知等12個支派領袖以及16位古以色列國王;

中殿:
從內前廊進入中殿,入口上方就是著名的這幅聖母升天前的長眠場景,
在希臘東正教稱Koimesis;
靈柩上的聖母被使徒所圍繞,
只見居中的耶穌手中抱著襁褓中的嬰兒,象徵聖母在天堂中重生的靈魂;

方正中殿不大,但有一大圓頂,
半圓頂室左右兩邊是耶穌與聖母立像;

側禮拜堂封閉,
最有名的耶穌復活(東正教叫Anastasis)濕壁畫只能從現場所給的圖片去想像了!



Chora Church(Kariye Müzesi)參觀資訊
開放時間:夏季9AM to 7PM, 冬季 9AM to 5PM,休週三
門票價格:45 TL. Istanbul Museum Pass可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