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日 星期日

哥多華(四)光明之城,Medina Azhara

西元756年,大馬士革改朝換代,
被阿巴斯(Abbasid)廢黜的伍亞麥(Umayyad)王室小王子,
阿卜杜拉赫曼一世(Abd al-Rahman I)在逃亡了六年後終於來到伊比利半島的安達魯斯,
成立了獨立的哥多華酋長國(Emirate);
西元十世紀末,哥多華酋長國來到了第八任的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
是個文治武功強盛的時代,統治時間長達半個世紀!
西元929年他在哥多華自立為哈里發,
打破了傳統上只有統治聖城麥加和麥地那的首長才被視為伊斯蘭哈里發的慣例,
史稱後伍麥亞王朝,同時期的中國唐朝則稱之為白衣大食;
拉赫曼三世除建立了一支在地中海上無人能敵的艦隊外,
931年他從在北非的法蒂瑪王朝手中奪取了摩洛哥,同時也向伊比利北方的基督教諸國耀武揚威,
在他的震懾之下迫使各基督教國家自955年起向他稱臣納貢,
當時的強權像拜占庭帝國及神聖羅馬帝國等都與哥多華哈里發國互通使節;
亟欲與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以及北非的法蒂瑪王朝(綠衣大食)
一爭伊斯蘭世界之尊的拉赫曼三世,
在西元936年下令於首都哥多華的西郊興建一座行宮,是為阿扎哈拉宮,Medina Azhara,
被譽為中世紀的凡爾賽宮!
這座宮殿位於塞拉莫雷納山麓一個南北向叫新娘山ㄝJabal al-Arus的緩坡上,
俯瞰著瓜達爾基維河的河谷,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與景觀,
宮殿建築群像梯田一樣分層排列,與傳統上伊斯蘭迷宮似的宮殿格局有著很大不同!
阿扎哈拉宮有個美麗的傳說,認為這座行宮是哈里發以他最喜歡的寵妃命名,
但事實上az-Zahra是先知穆罕默德親生女兒法蒂瑪她最常見的頭銜,
赫曼三世把這座宮殿命名為az-Zahara,除了在阿拉伯語中有大放光明的意思外,
與其說是基於浪漫的愛情,還不如說是傳達他對權力與地位的渴望!
整個宮殿就像座城市,包括了禮儀接待大廳,清真寺,行政辦公室,花園,造幣廠,工作坊,
還包括軍隊營房以及宮廷人員的住宅;
建築群在拉赫曼三世的兒子哈卡姆二世(Al-Hakam II)時期進行了擴建,
哈卡姆二世死後,年僅十歲的希沙姆二世(Hisham II)即位,母后聽政,
但大權最後落在大總管,後世稱Almanzor的阿米爾(Al-Mansur Ibn Abi Aamir)手上,
阿扎哈拉宮則成了這位有名無實的小哈里發終生被軟禁的地方!
而這座光輝的王城只繁榮了80年,
在西元1002年Almanzor死後,哥多華哈里發國最輝煌的年代也隨之結束,
安達路斯開始進入群雄割據的混亂局面,
西元1010年,阿扎哈拉宮在內戰中被洗劫一空,
美麗的宮殿之後淪為回收建材的採石場,最終被世人遺忘,
直到1910年開始挖掘才重見天日,2018年,阿扎哈拉宮被UNESCO列為世界遺產,
如今這片佔地112公頃的遺址被挖出及修復的,也僅僅只有10%而已!

參觀阿扎哈拉宮在入口買票後可選擇先欣賞博物館裡阿扎哈拉宮的考古文物,再參觀考古現場,
這間被稱為Interpretation Centre的博物館是2009年Sofía王后所開幕的;
館裡展示阿扎哈拉考古現場出土的珍貴文物,年代從西元936到1013年,
 其中除了對殘留宮殿建築所重建的部分結構外,還包括宮裡所使用的精美陶瓷器;
馬蹄拱與簷頂花飾

源自拜占庭的柱頂與柱基
富麗堂皇的宮殿拱門以貼金箔的古蘭經文與蔓藤花雕裝飾;

哥多華哈里發國通用的金幣(上)與宮中使用的精美陶瓷器(下)

一些陶盤碎片中的圖畫可以讓人一窺當時士兵的武器裝備與騎馬作戰的情形
當時計時所使用的日晷,Solar Clock;

 屬於Wallada公主的小首飾盒(上)以及哈卡姆二世的珠寶箱(下),精緻的彫飾引人注目!

鎮館之寶是被稱為Cervatilo(fawns) of Medina Azahara的青銅小鹿,Bronze Fawn,,
原先來自宮殿裡噴泉的水龍頭;

用色與唐三彩類似,造型是小長頸鹿,Small Giraffe的陶瓶是宮殿裡宴會的器皿;

考古現場在博物館西北方2.5公里的山上,規定所有人都必須搭乘園區內的接駁車上山;
接駁車每半小時一班,約10分鐘的車程最後在宮殿的北邊高點停靠,
下車後走下斜坡,入場開始參觀;

穿過了胡桃樹林後最先經過的是過去宮殿的北門,Northern Gate,
這是連接哥多華最頻繁的大門,之字型城門設計,石牆還可以看到門栓門檻的痕跡;

緊接著是一處集體房屋建築被稱為上城區住宅,Higher Houses,
佔據全城最佳景觀,格局方正,彼此之間有街道相通,猜想當初高度一定不只兩層樓,
每間房屋都具備廁所,中庭中央的大理石水槽似乎說明像龐貝遺址的宅院噴泉設計,
具有收集雨水同時又能享受清涼的樂趣!
筆直的街道與方正的住宅格局

房屋牆壁殘留的灰泥顯示像龐貝遺跡的彩繪牆面與踢腳板


進步的廁所與下水道系統


沿著街道往東走,來到考古遺址第一個比較完整又有規模的建築,
這是會堂,Basilical Hall或House of the Army,
猜測過去這裡是個行政中心以及軍隊駐紮處,約建於西元955到960年間,
其中的中央大廳是個五廊式巴西里卡格局,
刻有阿拉伯式花紋(Arabesque)浮雕的伊斯蘭馬蹄拱,
在這裡與紅藍大理石柱身的拜占庭列柱完美地結合!
馬廄裡餵馬的水槽

中央大廳是五廊式的巴西里卡

牆角這根精緻的拜占庭紅色花崗岩柱被珍貴地保
留下來!

會堂南邊緊貼著一廣大的正方形開放空間,猜測這是哈里發閱兵的場地;

再往東一點,一座更壯觀的馬蹄連拱城門是東大門,Great Eastern Arcade,
這也是阿扎哈拉宮真正的大門;

往東邊下方看去,可以看到有四棵棕櫚樹的方形廢墟,這是過去城裡的大清真寺,
Mezquita (mosque) Aljama,
根據銘文這座清真寺的建成日期可以追溯到945年,不過現在現場連座呼拜塔都不留痕跡!

清真寺西邊緊靠著一處花園宮殿,這是真正王宮所在,不過無法進入參觀,
包括有泉池庭園的上花園,Jardin Alto (Upper Garden)
及最精采的拉赫曼三世富麗廳,Salon Rico(Hall of Richness)也都只能看到部分屋頂,不無遺憾!
拉赫曼三世富麗廳紅白相間的馬蹄連拱設計,與哥多華大清真寺的多拱廳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現在只能從維基圖片來欣賞了!
哥多華大清真寺(上)與Medina Azhara的拉赫曼三世富麗廳(下)
(photo from Wiki commons)

最後沿著動線指示標誌往北邊走,來到大臣雅法之家,Ya'far House,
Ya'far ibn Abd al-Rahman是西元961年哈卡姆二世的大總管(hayib),
不管是哥多華大清真寺的擴建或是這座宮殿,他都是最重要的推手,
因此這棟建築就在他去世十年後以他為名;

跟雅法之家緊緊相連的是泉池之家,House of the Pool,
相傳是哈卡姆二世的宮殿,兩道馬蹄拱們之間是廣大的庭院;

雅法之家的北側是僕人之家,House of the Servants,
可以看到屋子裡的大烘爐以及許多提供器皿給宮殿使用的工作室;

參觀到最後走回上方的入口處,從視野遼闊的陽台再一次俯瞰整座阿扎哈拉城以及鄰近的橄欖樹田園,
百年的伍亞麥伊斯蘭在伊比利半島的歲月似乎就浮印在這片平疇沃野裡!

Medina Azhara參觀資訊
交通方式:
1. 自行開車到免費停車場
2. 或者從哥多華河岸旁的Avenida Alcazar搭到Medina Azhara的專車,
公車在週二到週日每日上午11點(夏季週日下午4:30會另加開一班)發車,
來回車票必須前一天向旅遊中心預約購買,票價9€ / 5€
開放時間:
夏季 週二到週六 09:00 to 18:00 (4到6月延長到21:00,酷熱的7月則只開放到15:00) 
週日及假日 09:00 to 15:00 ,休週一 
冬季 週二到週六 09:00 to 17:00 
週日及假日 09:00 to 15:00 ,休週一
門票價格:
歐盟公民免費其餘1,5€ 包括博物館及考古現場 
從停車場開始所有人都只能搭接駁公車入園,
Shuttle Bus 來回票價 2,5€/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